她26岁开始系统学习建筑技术科学。十余年来,她致力于建设一个覆盖面广的、科学合理的建筑节能设计基础数据平台,为更多的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基本的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撑。
她的研究既要统计数亿计的气象参数,又要实验模拟大量的建筑环境,是既基础又交叉的应用基础方向,在行业里既少有人问津,也不屑于问津,她硬是凭着一股“认真”的韧劲,坚持下来。
在研究生眼里,她敬业专注、治学严谨、思维开阔。
她,就是2013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我校建筑学院杨柳教授。
“只要能学建筑,啥都可以”
1970年,杨柳出生于一个典型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西安某厂一名专业技术研究人员。受父亲所学专业影响,1989年,杨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轻工业学院(陕西科技大学前身)化学工程专业。
四年的专业学习,杨柳学完了几乎与专业相关的所有化学课程,“虽然学得很好,也很踏实,但是已经能体会到自己和专业之间有了一点距离。”
大学毕业后,杨柳被分配到原轻工业部西安设计院,成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有了一份在别人看来很“体面”的工作。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轻工业开始大幅度萎缩,一两年“没活干”的工作节奏让杨柳心急如焚。
“得干点什么,要不然大好的青春年华就浪费了”,杨柳心想。
单位同宿舍有个同事是学建筑的,经常会把一些建筑的手绘渲染画带回宿舍,这些渲染画让杨柳觉得非常“震撼”,“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欢”也让杨柳下定决心重新选择专业方向,学习建筑学。
但做起来又谈何容易。由于专业差异,杨柳的建筑学知识可谓是一张“白纸”。“既然下定决心,就要排除万难,学出个样子来”,杨柳暗暗地告诉自己。
为了能够学习建筑,杨柳想了很多办法,和设计院师傅学画建筑施工图,到冶院(我校前身)夜大“充电”,等等。“房屋建筑学”“建筑物理”……夜大和建筑“沾边”的课程杨柳几乎学了个遍。
一年多的业余学习并未让杨柳感到满足,她觉得这样的学习还不够系统,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的脑海里萌生——报考冶院建筑系的研究生。她的这一想法并未得到周围人的支持,有人劝她说,“杨柳,建筑学专业太难了,你考不上的”。家里人也鼓励她说“考不上没关系”。“自己要干的事一定要想办法干成”,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杨柳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决然地报考了我校建筑学院。
静心痴迷“建筑气候”
1996年,杨柳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我校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如今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刘加平教授。读研期间,杨柳如饥似渴地系统学习了建筑技术科学相关专业知识,跟随导师参与了“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与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等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
杨柳教授在西藏调研
经过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杨柳了解到了国内外一些较为前沿的科研理念和方法。在导师指导下,杨柳的硕士论文选择了对窑居太阳房热工评价方法的研究,这一研究得到了同校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
硕士毕业后,杨柳留校任教,也“顺理成章”地师从刘加平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由于当时建筑学院缺少专业外语教师,外语基础较好的她主动承担了建筑学专业外语教学工作。现有资料不足,她就利用网络查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一些国外名校的文献,自己消化吸收后再讲授给学生。
在整理文献过程中,麻省理工学院一篇关于建筑能源和气候之间关系的文献深深吸引了她,文章大意是,做一个好的节能建筑,必须要适应当地气候。但在当时,建筑具体如何适应当地气候却少有学者研究,现有的研究也大多是从宏观方面指导,如坐北朝南、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等,缺乏从气候的微环境角度去考量建筑的设计。
杨柳敏锐地意识到,建立一套系统的适应我国建筑设计的气候分析方法,为建筑师在方案设计阶段提供与能耗有关的设计依据和各种技术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认可。于是,她开始着手对我国不同地域建筑气候进行研究。万事开头难。杨柳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收集整理我国不同地域建筑气候数据,但是中国地域辽阔,要整理哪些气候数据供建筑师参考,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等等,都需要科学考虑。遴选典型样本是最大的问题。
但凭着一股执着劲,经过三年的艰苦摸索,在借鉴国外建筑气候数据及研究方法基础上,杨柳对我国18个重点城市建筑气候数据进行了仔细整理,最终形成了题为《建筑气候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的博士论文。
论文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建筑气候设计的分析方法,提出适应我国气候特点的被动式设计分区和相应的指导原则与设计策略。论文完成后,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2010年,杨柳出版国内第一本《建筑气候学》专著,她也因此成为我国建筑气候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十年磨一剑。凭着对建筑气候的热爱和坚持,杨柳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支持完成《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等6部国家和地方建筑节能相关标准,以及多项建设部绿色建筑星级标识工程与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作为第二参加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世界人居奖优秀奖2项;带领低能耗建筑设计创新团队获得陕西省首届科技创新团队;发表SCI、EI研究论文55篇……
一串串丰硕的成果也为她赢得了多项荣誉——“陕西青年科技标兵”“中国青年科技奖”……2013年,杨柳在建筑热环境领域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为我校第三位、同时也是第一位女性获得者。
做“孩子们”的贴心人
杨柳坦言,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自己在求学、科研道路上也有过困惑、迷惘。每每此时,导师刘加平教授总会以极大的宽容和充分的信任,悉心指导,适时点拨,让自己重拾自信,走出困惑。而今,已是博士生导师的杨柳教授,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导师的宽容态度和信任精神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
杨柳习惯把她的研究生称为“孩子们”。既然是自己的“孩子”,杨柳自然就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关爱和信任。她经常告诉“孩子们”,对待事业要像对待“恋人”一样热爱,否则会很痛苦。
杨柳教授在2015中挪零排放与绿色建筑国际研讨会上作报告
敬业专注是“孩子们”对杨柳的一致看法。为了更好地观测气候数据,杨柳在办公室专门放了一台测量建筑热环境的微风仪。除了家,办公室是杨柳待得最多的地方。“几乎每个周末,你都会看到杨老师在办公室忙碌的身影。”“杨老师往往都在一年中最热或者最冷时候带着我们出去调研,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观测气候数据。”2010级博士研究生罗智星说。
学术研讨是每周六“孩子们”的“必修课”。不管再忙,杨柳都会在每周六召集“孩子们”研讨。每名研究生就自己上一周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交流讨论,杨柳则适时给予方向性的指点,让“孩子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和方案。现在河南理工大学任教的闫海燕是杨柳的第一批博士,她说,“杨老师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会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制定远期、近期目标,这些都需要耗费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朱新荣2005年起师从杨柳,毕业后留校任教,现在已是所在团队的骨干。谈到导师对自己的影响,她觉得导师不仅治学严谨,思维也特别开阔。“有时候我们遇到困难时会抱怨,杨老师总能换种角度让我们思考,她经常告诉我们,眼光和触角一定不要太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12级博士研究生郑武幸原在设计院工作,跟随杨柳读博后,郑武幸说,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为人处事方法等受到了导师深远的影响,“以后也要做一个像刘老师、杨老师那样的人。”在谈到自己未来打算时,郑武幸不无感慨地说。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杨柳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喜悦,对她和她的团队来讲,还要朝着更远大的目标进发。“目前,我们已经做完全国190个台站的气象数据,下一步,要建成一个覆盖面更广、更准确的气象数据平台,全国有2200多个城镇,任重而道远啊。”杨柳感慨道。
一路走来,杨柳以饱满的热情和执着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人生的“逆袭”。回首自己的学习和科研历程,杨柳觉得自己一直是幸运的,只是这“幸运”背后又付出了怎样的汗水和辛劳,或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