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首页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陕西日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立足行业 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编辑:宣传部      发表时间:[2016-09-25]       阅读:

办学120年并校60周年之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的学术味儿更加浓郁了。近期,该校就先后承办了中国工程院秦巴论坛、“一带一路”建筑发展论坛等一系列学术活动。西安建大以60华诞为契机,积聚着特色高水平大学创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正能量。

科技创新对一所大学乃至整个社会来说至关重要。以学识报国为民,其真正动力总是来自于学者们的良知和担当。作为我国著名的土建类“老八校”之一,西安建大多年来从未忘记肩上的责任和脚下的土地,立足行业,面向西部,以专业学科优势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践行着“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郑重承诺。

国家需要的历史时刻

对于西安建大来说,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就是集结号。

20世纪90年代前,位于陕西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陵区内外环境缺少整体规划,陵冢、陵庙、古柏及周边环境的系统保护无章可循,山体景观水土流失严重,黄陵县城无序扩展,严重破坏着陵庙的圣地环境与氛围。

1990年4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李瑞环在黄陵视察后沉重地说,我们有必要、有义务把它整修好、保护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

 一个月后,当西安建大的专家学者接到修复黄帝陵的规划任务后,激动不已。修复黄帝陵,这是他们多年的夙愿。

几年前,他们就多次对黄帝陵现状进行了考察,从庙区到陵区,从资源到景观,在桥山方圆50里,几经奔波,写出了关于保护黄帝陵、黄帝陵景区规划、道路交通等论文。

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挑兵点将,并全面负责后勤,建筑学院打前阵,专家教授兵分两路,一路翻阅文献资料、构画蓝图;一路深入桥山、考察踏勘。

1993年7月,由西安建大等规划设计组编制的《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大纲》经陕西省政府、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审定批准,成为黄帝陵整修和保护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西安建大就致函国家建设部,主动请缨组织专家团奔赴灾区,为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技术援助。

从到灾区的第一天起,西安建大建筑、结构、抗震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就一直战斗在危险建筑排险的第一线。好几次,当他们刚刚离开排查过的危房,强烈的余震就将这些危房变成了废墟。

半个多月里,西安建大先后派出四批专家。他们中,有英姿勃发的年轻学者,也有两鬓斑白的资深专家,但人人主动请缨,个个义无反顾。为四川绵竹等灾区的2100余栋建筑进行了检测评估,对近百栋危险建筑物制定了排险方案。

在四川绵竹、陕西汉中、宝鸡等重灾区,建大学人响亮地喊出:“我们是学者,也是战士;我们潜心研究,也身体力行。

两位院士的“绿色”情怀 

西安建大的师资队伍中,先后产生了两名院士。

徐德龙院士是我国循环经济领域的著名专家,刘加平院士是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大师。他们都有着关于“绿色”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个科学家,徐德龙具有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探索精神。

我国是钢铁和产煤大国。钢铁企业、煤炭企业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破坏着环境。长期以来,堆积如山的矿渣、钢渣,煤矸石、粉煤灰令企业、城市头痛不已。

曾以一己之力阻挡国外水泥企业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步伐,为国家挽救百亿资产的徐德龙,决心将这些工业垃圾变废为宝,生产“绿色”水泥。

他带领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成熟地掌握了高炉矿渣超细粉大比例替代水泥熟料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和方法,成功开发出了高炉矿渣水泥的加工工艺,创造了一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新的水泥生产原料,研究水平居国际领先。

在江苏沙钢集团、山西长治钢铁集团、山东莱芜钢铁集团等钢铁企业中,由西安建大设计建成的数十条矿渣水泥生产线,年“吞”高炉矿渣1200万吨,将其转换成低成本、高质量的绿色水泥,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12亿元,同时还创造了年减排二氧化碳1200万吨、节煤240万吨、节电7.2亿度等喜人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至今,身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徐德龙院士依然为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探索着、呼吁着。

20世纪90年代,刘加平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开始对黄土高原传统窑洞民居建筑的历史和未来发展态势进行深入的调研与思考。

刘加平汲取了千百年来的传统居住生态经验,融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最经济的办法和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陕北延安为“枣园”量身定制了一个绿色的、可呼吸、自体循环、自给自足新型窑洞。示范点的建成,很快就发挥了它的燎原之势。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教授们曾这样说道:“从新型窑洞的建成,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中国现代建筑已开始寻找到其文化与地理的根系。”

从黄土高原的窑洞改造到雪域高原太阳能采暖方案的制定,从长江上游云南彝族生土民居设计到地震灾区生态家园重建,刘加平院士的整个足迹穿越了祖国西部,他用行动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科学家不忘初心、为改善西部地区弱势群体的居住环境而贡献才智、努力实践的平民意识和家国情怀。

科技为民的学者群像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依托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城市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等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批特色鲜明、应用广泛、影响深远的标志性成果。

白国良教授针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中的系列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和工程应用推广工作,在型钢混凝土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基本性能、受力机理、计算理论、设计方法方面取得了系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刘克成教授长期从事古遗址规划设计与研究,参与完成了秦始皇陵保护及遗址公园规划、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汉阳陵外葬坑遗址博物馆、大明宫遗址保护等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规划设计项目。

王晓昌教授团队从延河水域,青海、宁夏高原水域污染控制,到西部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的再生利用研究,从“西北地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安全保障”到“城镇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探索出了一套西部水资源贫乏地区有限水资源再生利用的系统模式。

李安桂教授研究解决了水电行业地下空间环境技术涉及的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领域的一系列难题,在国家重大水电建设如长江三峡及黄河小浪底等一系列重大水电工程的地下热湿环境调控领域中成功推广应用。

牛荻涛教授长期从事建筑物结构安全评估,涉及领域包括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以及酸雨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退化的影响等,被誉为建筑结构“诊断大师”。

在取得成绩的背后,学人们付出了常人难以体会的努力与艰辛。

为了摸清西部水资源状况,黄廷林教授团队多次艰难跋涉,足迹踏遍祖国西部的万壑千沟。为了解决延安地区的水质污染问题,让老区人民早日喝上放心的水,黄廷林绞尽脑汁,写出了十余万字的综合材料。

为了总结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经验和建设理念,王树声教授带领团队历时12年,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采集各类历史文献3000余部,搜集与中国本土城市规划有关的城市图3500余幅,整理研究城市规划经验3700余条,完成了18卷本的《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

从应国家战略发展而并校,直至今天的西安建大,60年来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思想光芒,不舍昼夜地照耀着、激励着一代代建大学人和学子们。

(赵阿锋 马长蕊)

 

版权所有: | All Right Reserved 20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雁塔校区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 联系邮箱:jdxcb@xauat.edu.cn | 陕ICP备05001615 V8.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