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首页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陕西日报》:陈绍蕃 教授今年九十八
编辑:宣传部      发表时间:[2017-03-22]       阅读:

本报记者 雷魏添 通讯员 赵阿锋 
    

很长一段日子里,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行政楼广场附近的干道上,常会看到一位清瘦高个、鬓染白霜、戴着眼镜的老人。认识他的人见了他,多半放缓脚步,甚至停步立于一侧,以便让这位老人先行过去。他就是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奠基者、开拓者,今年已经98岁的陈绍蕃教授。 
    

2月17日下午,记者得知陈教授因病住院,便连忙赶赴西安市第九医院。病床上的陈教授依然精神矍铄,看到记者到来,赶忙呼唤护士扶他坐起来,带上助听器,给记者讲述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一旁的陪护高兴地说:“老教授精神很不错呢。” 
    

在住院之前,陈教授身体虚弱,卧床休息,每天仅有两个小时能坐起来活动。但他对专业问题的思考却从未停止,精神状态好的时候,他就看看文献,改改论文。近几年,陈教授每年都有论文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期刊发表,目前还有2篇正在修改之中。陈教授表示:“精力有限,只能对过去的研究做些补充和完善。”也许对他来说,工作就是最好的活动。 
    

1948年,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陈绍蕃的父亲带领全家迁往台湾,唯独陈绍蕃留下了,他坦然告诉父亲,新中国需要建设,他要留下。之后,陈绍蕃开始积极投身到钢结构研究和教学生涯,从此与钢结构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56年,他随东北工学院建筑系来到西安,成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的首批创业者之一。 
    

“那会儿国际上钢结构事业已呈蓬勃之势,可我国受钢产量的限制,钢结构建筑的研究和应用并未得到理论界和政府的重视。我虽然一直都从事设计工作,但这个时候为国家培养更多年轻的钢结构专家,远比一个人干更好。”陈绍蕃说。 
   

 这一干就是65年,从青丝到白发,陈绍蕃把满腔激情贡献给了我国的钢结构教育事业。在此期间,他还带领我国专家组参加《钢结构材料与设计》国际标准讨论会,对标准草案的错误提出了修改意见。从1974年到2003年,更是作为主要参与人在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第一部到第三部的编纂工作中被委以重任,为科学引导我国钢结构设计事业的与时俱进作出了突出贡献,并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委员会授予“中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称号。 
    

交谈间,记者不禁感叹是什么精神让这位年近百岁的“退休”老教授依旧坚守他所钟爱的钢结构教育事业。陈教授听罢却连声说:“我还没有退休呢。虽然80岁以后精力有些跟不上了,不能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上课了,可我依旧能够写论文、编教科书,搞理论研究,为我国钢结构的发展继续做些微薄的贡献。” 
    

“我这一辈子,只是做了一些踏踏实实的工作,欣慰的是,我的路走对了,我这一生,无怨无悔。”陈教授淡然一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 Reserved 20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雁塔校区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 联系邮箱:jdxcb@xauat.edu.cn | 陕ICP备05001615 V8.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