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提出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对优化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表示,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合作模式不断创新
产学研用是一种合作模式,强调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用户之间紧密合作,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近年来,我国产学研用合作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共签订技术合同9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1476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8.6%。
“当前,产学研用合作日益紧密,合作模式不断创新,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国际行业头部企业。”赵祥模说,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先后诞生固高科技、晶科电子、商汤科技、思丹德等一大批独角兽企业或者准独角兽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锐科激光副董事长闫大鹏表示,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联合推动下,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不断涌现和深化,如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产业技术联盟模式、第三方实体共建模式、协作研发与成果转让模式等。
“自2022年7月教育部、工信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3部门开启“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以来,全国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一大批科技成果,比如南方科技大学就成立了110家校企联合实验室。”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说。
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产学研用合作在推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产学研用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闫大鹏说,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脱节、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割裂的情况,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总体效率有待提高。
“当前,高校和企业之间尚未形成知识、人员、技术、资本的自由流动,高校科技力量未能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充分发挥作用,导致产学研用合作不够畅通。”金李说。
“我认为,合作机制不够完善是产学研用合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在赵祥模看来,当前,产学研用合作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合作机制尚未形成规范和完整的政策体系,导致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合作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责任划分和利益分配机制,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图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勇表示,目前,产学研用合作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创新目标不一。高校、科研机构等侧重基础性研究,创新产出主要是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发明专利等;对企业或市场来说,需要的是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得到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等。二是协作机制不深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产学研用结合存在“貌合神离”现象。
对于上述问题,闫大鹏表示,推动创新供给与市场需求直接互动,构筑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新模式势在必行。
需强化企业为主导
产学研用合作的发展前景广阔无比。如何深化产学研用合作?
“推进产学研用合作,需要建立健全合作机制。”赵祥模认为,国家应发挥引导作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合作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同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产学研用合作项目等方式,推动产学研用合作步伐进一步提速。
金李说,要引导科研价值观转变,高校管理者可以结合区域产业特性,在学校战略规划、管理制度、人才布局、科研评价、资源分配方面进行前瞻性布局;在国家层面设立产学研案例奖,引导各类创新主体树立正确价值观,把科技成果转化是否促进行业升级和自主可控作为衡量标准。
黄勇建议,政府部门需做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参与者、服务者、引导者,一方面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纽带,积极引导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为产学研用结合提供资金来源,降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风险。同时,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协作,构建科技创新发展共同体。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赵祥模说,要强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比如,探索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加强合作双方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闫大鹏表示,要以企业为主体,结合科技资源的配置情况、科技和产业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创新载体等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如产学研用合作联盟、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
“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和共享是推进产学研用合作的关键。”赵祥模表示,企业和科研机构应打破壁垒,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比如,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出题+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同题共答+平台公司承接实施”的“一体多翼”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模式。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闫大鹏表示,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用人才互动新模式。
赵祥模表示,应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人才交流和互聘,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应用。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跨界融合能力的人才,为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提供人才支持。(本报记者 叶伟)
原文链接:http://paper.chinahightech.com/pc/content/202403/11/content_5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