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的中国音乐史博物馆坐落在草堂学府城16号楼5-6层,馆内有500余件展品。为了让广大师生更了解音乐史博物馆的馆藏,我们在此认真整理了音乐史博物馆的十大乐器,方便师生们以后来参观。
埙可以算得上是博物馆里年纪最长的几位之一了,在原始时期的展架那里可以看到。
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距今上限7000年。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
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头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的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便会产生哨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早期的埙。
编钟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自宋以来渐渐衰退。它依钟的大小不同而有次序地悬挂在木制钟架上,用木棰敲击发音,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
编钟虽作为一种较为古老的打击乐器,但其音质、音准、音色等方面,绝不逊色于大鼓、大锣等民族打击乐器,也不逊色于架子鼓等爵士打击乐器。其地位已在世界打击乐界中根深蒂固。
此外,编钟在中国古代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其乐音清脆明亮,悠扬动听,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又有歌钟之称。
音乐史博物馆里有一套仿制的编钟,感兴趣的师生可以去敲一敲呦。
苏州评弹由绵绵软软的吴侬软语配着琵琶的乐曲,让人酥到骨子里。《秦淮景》中“我有一段情啊,唱给诸公听……”简直美翻。
琵琶很常见,这里就不做科普了,讲一个笑话:明朝文人沈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盒礼物,并附有一信。信中说:“敬奉琵琶,望祈笑纳。”他打开盒子一看,却是一盒新鲜枇杷。沈石田不禁失笑,回信给友人说:“承惠琵琶,开奁(lián)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友人见信,十分羞愧,便作了一首打油诗自讽:“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三国时期,魏蜀之战,魏平西都督司马懿夺取了要塞街亭。诸葛亮因马谡大意失街亭正自责用人不当。此时司马懿大军逼近西城,不巧诸葛亮已将兵马调遣在外,一时难以回来,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危机之中,诸葛亮自坐城头饮酒抚琴,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司马懿兵临城下,见城门大开,几个老兵在扫地,耳听诸葛亮琴声镇定不乱,心中疑惑,不敢贸然进城,自退二十里路观察。及至探明实情返回时,赵云率大军已到,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空城之计。
这就是有名的“空城计”。诸葛亮在大摆空城计之时临危不惧,在城门饮酒弹琴。这里的琴指的是古琴,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距今已经有至少三千年的历史了。古琴是中华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自古“琴”为其特指,20世纪20年代为与钢琴区分改称古琴。它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在音乐博物馆中也藏有一件明代时期的“老人弹琴”木雕。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
西安作为唐朝的首都,自然和万曲之先的鼓有着深厚的渊源。西安现在还流传着一支乐舞,叫长安古乐。长安古乐即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被音乐界称为“音乐活化石”。一千多年来,长安古乐一直存活于陕西周至县和西安附近的几个村庄,经历血火灾变,险被湮没,但灾后百姓心传口授,至今绵延不绝。
“都是道俺心眼多,但俺心眼不坏,虽然俺的名气都是吹出来的,但这一点都不影响俺在舞台上的地位。”——来自一支笛子的自白
中国笛子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先辈们点燃篝火,架起猎物,围绕捕获的猎物边进食边欢腾歌舞,并且利用飞禽胫骨钻孔吹之(用其声音诱捕猎物和传递信号),也就诞生了出土于我国最古老的乐器——骨笛。 音乐博物馆就有骨笛,这位‘’老祖宗”在原始时期的展柜里,坐着头把交椅。
阮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始于唐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
讲一个关于二胡的更名史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那时候二胡还不叫二胡,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奚琴。然后到了宋朝,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据传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元朝的时候名字又改回去了,叫胡琴。等到近代的时候,它又有了一个新名字——二胡!
铜钦就是音乐馆里的藏大号,它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铜管乐器之一,主要用于盛大庆典或召集见臣民。据藏文史书和有些早期壁画记载,铜钦早在公元十世纪以前就在西藏出现。铜钦分别用红铜、铜、黄铜和银制作。铜身分上、中、下三节, 上面两节能放在下面最粗的一节中,吹奏时拉长,在固定场合吹奏时放在木制铜架上,依仗行进或临时场合吹奏扛在人肩上。铜钦一般约长3米左右,最大的可达五米以上,音色低沉而威严,在西藏铜管乐中体形最大,音量最大。
据藏文史籍中的记载和阿里古格王朝遗址红庙的壁画,铜钦这一乐器早在公元11世纪就已经出现在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成书于公元16世纪的藏文史书《贤者喜宴》记载,公元1042年,“阿底峡在芒域贡塘住了一年,然后来到了布让(今阿里普兰县),尊者强曲韦用盛大的仪式进行迎接,为欢迎专门制作了过去从未见过的黄铜号”。并且在阿里普兰湟吾拉山上迎请阿底峡时首次奏响。据藏文史籍中记载,由于铜钦的巨大声响,把当时驮运物品的骡马惊得到处乱窜。这就是铜钦的最早出现。
终于到最后一个啦~~~笛子的姐妹花,萧。
老话说横吹笛子竖吹箫,所以萧因为演奏方式得了一个诨名——吹火筒。想想还挺像~
传说萧的鼻祖就是之前提到的骨哨,在虞舜时代,曾出现过一部称之为“箾韶”的古代乐舞,“箾”即是今天的“箫”字。因为这部乐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箫来演奏的,所以我们认为《韶》的演奏使箫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介绍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以后去音乐史博物馆一定能够看懂一些了,如果还想更深入的了解,可以组团来音乐史馆报名,届时会有专业的讲解员为您讲解。
6月8日晚7:00,音乐史博物馆将联合多家社团举办“听·见历史 看·见文化”——《最忆是长安》音乐博物馆文艺晚会,其中更是有长安古乐精彩演出,感兴趣的朋友们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并注意近期南山书院食堂东侧的线下领票点。
图文来源:建大中国音乐史博物馆
(文字略有删改)